时间 9 月 13 日凌晨,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发布会如期而至。早已被各人马扒得七七八八的 iPhone 8 / 8 Plus / X 正式被苹果带到消费者面前。抛开早已成为笑话的苹果保密措施不谈,消费者的冷淡更多来自仍然没脱离 iPhone 6 设计线 Plus,以及早已不是全新概念还贴上了一片刘海的 iPhone X。换汤不换药式的设计变化,对于消费者而言无非是排除一个选项,而对于缺乏自主设计能力,亦步亦趋的厂商们却是失去了重要的致敬对象。苹果或许能继续任性炒冷饭,但大中华区业绩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花大力气提升设计水准能不能换来消费者买单?数据不会。IDC 上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华为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以仅 250 万部的差距紧随苹果位列全球第三,拿下了 11.3% 的市场份额,其 19.6% 的同比增长也远超三星的 1.4% 和苹果的 1.5%。而更懂国内市场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7 年 Q2 手机数据报告》显示,华为也成功卫冕销量冠军继续稳坐保有量第二的。
产品即媒介。在庞大的体量下,销量已不再是厂商的唯一考量。通过产品的研发设计与营销推广,在同质化市场的竞争中打造出独特的产品气质,牢牢地抓住消费升级大潮中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消费者,正是当下阶段华为正在做的。
环顾整个市场,友商们似乎心照不宣地把一边喊着超越 iPhone 一边发布iPhone 培养成了一种默契。火山口摄像头、穹顶式天线、一体式金属机身……这些元素显得创新不足,而稳妥有余,以至于友商宁愿为此放弃家族式设计。难怪雷军在小米 5X 的发布会上也表示虽然我个人不喜欢,但我们设计师说这个流行。
显然,华为并没有选择跟随。纵观近年的四代 P 系产品,有应对消费电子设计的整体趋势做出的改变,有华为自身工业设计水平与工艺提升带来的进步,但呈现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则是华为已经通过线条的使用、元器件的排布以及纤薄紧凑的尺寸,为 P 系列打造出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所以,尽管街头巷尾、大小屏幕里的广告已经把「人像摄影大师」这个标签植入到了消费者之中,但在我看来们对于 P10 设计的着墨却实在太少。
「Less is More」终于成为厂商们设计前面板时的共识后,背部设计成了厂商炫技的主阵地。P10 则完全承担起了开立派的角色。迈入一体式金属时代后,天线的处理始终是摆在所有厂商面前的一道美观与性能的选择题。延续自 P8 的塑料/玻璃窗设计,一方面了射频天线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多材质的碰撞足够有趣,更能建立起识别度。
如今,这部分被进一步完善。以同色系的明暗变化代替撞色设计,减弱了出挑的突兀感;而玻璃与金属本身在光线反射上的差异,使得本身与后盖齐平的摄像头区域呈现出层次感与光泽。如此的处理,在设计细节足够丰富的前提下,使得整体性得以提升,这在多达八种配色的 P10/P10 Plus 系列上尤为重要。
从第一台大面积使用金属材料的 Mate7 开始,华为了金属工艺的摸索。三年过去,如今 的P 系列已不需要夸张的高亮 CNC 切边来突显全金属,高目数喷砂工艺营造的细腻触感也成为标配。在这一代,为其引入了全球首创的金属钻雕工艺。通过 CNC 切割,P10 背部的金属面被雕刻了百万个微米级的结构。这其中的难点在于,切割的角度、深度出现一丁点的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使用体验。
而最终出来的结果,还算对得起华为前期的巨大投入。使用的钻雕工艺的钻雕蓝与钻雕金两款配色 P10 得到了普遍的好评,触感方面:介于丝绸与指甲锉之间的细腻触感;更强的摩擦力使得手机在握持时不易滑落;以及更强的防指纹、油污能力。观感上,钻雕工艺后的 P10 相比喷砂工艺的漫反射有了更的光泽感, 这让钟爱玻璃光泽又迷恋金属触感的挑剔买家们终于有了两全的选择。
为了让如今口味愈发挑剔的消费者打开钱包,华为还在时尚感上下足了功夫。一方面,多彩机身成为趋势,P10/P10 Plus 便拥有多达八种配色,其中的草木绿与钻雕蓝便来自潘通。同为多彩,沿用潘通经过大量调研预测发布的 2017 流行色,显然比不少友商想当然的调色稳妥得多。从实际效果看来,草木绿与钻雕蓝确实足够亮眼,拍摄中也足够和谐,你能想象这并不是厂商花钱就能搞定的。
当然,并不是推出流行色机型便能轻松跻身时尚圈,行业背书尤为重要。在传统的科技互动以外,P10/P10 Plus 还成功吸引到一众设计师品牌、时尚、艺术机构等时尚资源为其站台。
有一种说法是P10/P10 Plus 为华为做出了高级感。这一点对于华为来说尤为重要。在当年确定以自主研发的技术线为核心后,华为成功完成了品牌重塑,成就了如今的体量。而另一面,华为也因此形成了一个理工男形象,稳重有余,趣味不足。
而针对这样的刻板印象,华为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加以。P1 奠定轻薄线试水in-cell屏幕,P6弧形下巴,P7玻璃背板,P8一体式金属机身,P9徕卡双摄,P10钻雕工艺,华为以我们看得到的速度完成了设计的追赶与超越。而在看不到的背后,则是面对新工艺、新设计所作出的投入,以此最终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如今,手机已不再仅仅是一件冰冷的数码设备,它与手表一样从工具属性拓展出了时尚属性,并拥有了以个性与前沿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套着 iPhone 壳的 Android 手机们,想要不掉队的话,是时候多花点心思在设计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