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包装设计> 文章内容

2018年上海市十佳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揭晓!看看有你认识的老师吗

※发布时间:2018-10-14 12:44:2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知识、思想、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在教师队伍中,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他们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工程师,也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人。因此,培养一大批师德、成绩突出,在学生、家长和学校中享有声誉的班主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012年起,上海市教委、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励基金会、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每两年开展一次上海市“十佳”“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激励更多优秀班主任以自己崇高的师德、精湛的育人艺术、科学的教育方法,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今年,上海市初级中学高飞等10人获得上海市“十佳”班主任称号,上海市五爱中学吴洁等103人获得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不忘初心,坚守教育理想,立足专业提升,是他们的共同“特质”。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

  班主任是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神圣职业,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初级中学班主任高飞在20多年的班主任岁月里,孜孜不倦践行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的教育目标。

  高飞工作的学校地处上海老城厢地区,随着社会发展,大量居民外迁,随迁子女在学校里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班级里的学生及其家庭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差异,不少同学成功体验少,,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个别同学又自视甚高,在遇到挫折后容易信心。

  对此,高飞在班级中开展了“北斗”活动,帮助每个孩子找寻自己的梦想。高飞利用“北斗成长表”,引导学生分析原有基础,通过与伙伴、师长的对话,提炼学习经验并寻找自身差距。他带着孩子们定计划、树信心,一步步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努力实现每个阶段目标。从六年级的“小组合作,自信学习习惯好”,到七年级的“相互肯定,班级活动展风采”、八年级的“突破,校园活动显实力”,到九年级的“肯定,人生自信促成长”。每个小的阶段目标的达成,又有力地促进了集体的不断发展。

  在关注全体同学的基础上,高飞特别关爱成长困难学生。他们有的是行为偏差,有的是学业困难,有的身体或心理存在问题,甚至受到家庭问题的困扰。他认为,对这些孩子应首先给予理解、尊重和宽容,点燃他们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愿望。高飞用真诚取得学生信任,有时抛开班主任的角色和身份,与他们做心灵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使学生排除紧张、和担忧的心理,进而积极面对自己的问题,畅所欲言。

  高飞老师带着怯懦的学生,一遍遍地示范出操口令,让自卑的小女孩在操场上喊出了从未有过的嘹亮口令,在同学们响亮的回应中不住心中的激动;他陪着学生参加艺术节朗诵节目的排练,一次次朗读、纠正,不为名次,只为让行为失范的学生有正正展示自己的机会;他陪着习惯不良的孩子做题、订正,鼓励他一步步提高成绩。

  在高飞的努力下,班级里的成长困难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一步步成功,付出的是汗水和智慧,收获的是孩子的笑脸和自信,更有家长殷殷的感激之情。就如初三毕业后,有一位家长在短信中所写道:“感谢高老师四年来的辛勤付出,孩子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多,也懂事多了,她一定会回味四年来与老师的相处,您真的付出太多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向这么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说声再见!!”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改变一个孩子、一个班级。随着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近年来,高飞参与编著了两本著作《德育叙事——班主任专业发展新视角》《潜心育人·静待花开》,支撑起他更为扎实的教育之。

  在成为老师的伊始,郑英杰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当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孩子王”。而在经过十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后,郑英杰总结到:要当好班主任有一个前提就是投入;有一个过程就是付出;有一个心态就是守望;有一个结果就是铭记。他立志把“舞台”还给学生,在有效地投入、不断地付出、静静地守望后,让学生们把爱铭记于心。

  郑英杰是一个“24小时”上门服务的“奶爸”。第一年当班主任的一个晚上,郑英杰就接到一位家长的求助电话,说因为与家长一语不合,孩子居然离家出走了!郑英杰放下电话就踩着自行车出门寻找,他与学生家长一起分析沟通,联系学生可能去的地方找寻学生踪迹,最终在一个同学家找到了孩子,彼时已经凌晨2点了。之后,每年春节,郑英杰都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走访学生家庭,和家长沟通,找学生谈心,最终很好地解决了这场“家庭矛盾”。

  郑英杰最爱的是在放学后与孩子们聊天、谈心。学生嘴里的网流行语、明星轶事、热门美剧……林林总总他都知晓一二。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郑英杰发现,男生谈论的焦点是足球和篮球赛、“王者荣耀”“吃鸡”等。于是,郑英杰从自己做起,跟学生一起看球,在早读课时就与他们进行交流,引导他们“看球懂球、知人辨事”。他还给学生们一个正规渠道,引导学生在适当的时侯、以适当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谈球评球。

  一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郑英杰年纪轻,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了“益友”,但威信有所下降。后来,他调整了策略,加强了对班级的管理,成为“严师”,但师生间的默契和良好的氛围就变差了;而现在的郑英杰与学生可以用“亦师亦友”来形容,学校里,你时常会听到学生亲切地叫他一声“郑哥”。

  家长曾向学校反馈:“班主任郑老师平时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孩子们亲热地称他‘我们的郑哥’。每周五下午,只要有空,他会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球艺。同学们的喜怒哀乐,思想变化牵动着‘郑哥’。他不仅是‘良师’,更是大家的‘益友’。”

  郑英杰认为,班级是学生们的,是他们生活、学习、锻炼自己的“小社会”。而班主任应该是个领者、观察者。老师们太过事无巨细,学生们反而会戴着班主任精心打造的“”度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还会与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为此,郑英杰尝试着探索另一套班级管理的模式,让老师从规则制定者与监督执行者的身份中抽身而出,把学生们推向前台,促使他们互相监督、管理,提升自律性。而这位和蔼可亲、为学生搭台的郑老师因此又被大家尊称为“大叔”了。

  从“老师姐姐”到“老师妈妈”,她走过了漫长而平凡的二十多年教学生涯,教育过200多名毕业生,她就是上海市长宁区愚园第一小学的顾勤。27年来,顾勤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拥有了自己的教育魔法——“man”(慢、漫),即尊重差异、创造充满悦纳、关怀与支持的集体;慢慢等待,让每个孩子都成长为“特长生”;漫衍携手,团结整合各方力量,协力打造充满梦想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孩子们在家中慢慢长大,然后纷纷离开新的旅程。为了让孩子在小学五年时光里变成一个阳光、健康的孩子,顾勤邀请各个学科教师,一同搭建了成长平台。多年来,顾勤为平台设计了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做到“课内学本领,课外用本领”。平台上的活动十分丰富:有和科技老师共同开设的“水妈妈的孩子”环保教育课程,有和美术老师、大队部老师共同开发的学生游戏设计活动,有和音乐老师共同策划的“学雷锋”系列活动等。

  每一次活动分别指向各种能力的培养,每一次活动都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孩子们在平台上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喜好。在展示自身能力的同时,还增强了自信。

  顾勤认为,作为教师,必须“授人以渔”,即引导学生学会“教”自己。于是顾勤在班内开展了学生们互赏互助的“大眼睛看同学”活动,引导小朋友发现自己的好;在学科间,她请老师们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效做评价,发现各方面的佼佼者或具有潜力的学生;家庭中,她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特点进行适当定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做“小老师”,自觉成长。

  在顾勤的班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发展“特长”。脾气比较急躁的同学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磨练性格,成为人人称赞的“小老师”;爱掉眼泪的同学,在游泳训练中找到了自信,逐渐坚强起来,能笑对生活与学习的困难;喜欢问“为什么”的同学,从身边小事开始观察、研究,小课题登上了创新大舞台;对数学迷恋的同学,充分享受了定制课程,自行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顾勤知识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她带领学生们一起徜徉在书海间,帮助学生学习在碎片化时代做好亲子共读、师生共读……通过阅读,学生、老师、家长突破了年龄的,在与作者发生心灵碰撞的过程中,与智慧聊天,用文字荡涤心灵;在交流阅读体验的过程中,互相之间发生了思想上的共鸣。

  27年来,顾勤形成了独特而又成熟的教育,她一直把“man”字诀念在口中,记在心中,行在日常。在“man”中成就学生的成长,在“man”中拓展自己的教育智慧,在“man”中互相,共同成长。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每一棵,都是一片森林;每一颗心,都是一盏;每一个孩子,都是美好的未来。”这是一首流淌在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教师鲍菲娜心中的诗。16年的班主任生涯中,鲍菲娜始终以“读懂孩子的心”为追求,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在建班中,她关注每个孩子的言行,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和内心需求,她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提升他们在群体中的参与度,优化每个人的个性,最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跳一跳摘到苹果”的成就与喜悦。

  鲍菲娜善于用书信进行教育,打开了每一个学生的心门。每次书信,她都会字斟句酌,准确地表达情感,学生也爱读这些有温度的文字,体会到老师的,或回信答复,或相约“心灵有约”畅谈一番。有一位男孩子通过书信告诉鲍菲娜:“父亲近期应酬多,因酒醉而家暴,搅得他夜不能眠,学习静不下心。”鲍菲娜很快回信,首先安慰他受伤的心灵,同时理解他近期学习退步的原因,再次表示帮助妈妈劝说父亲。

  主题教育课问卷、班级活动问卷、家庭教育问卷、队干部工作问卷、毕业季问卷……鲍菲娜还喜欢用问卷对学生内心现状进行调查。让数据说话,摸准学生脉搏,读懂学生的能力、特点和需求,并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她曾经设计问卷调查《毕业同学录》使用情况,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不知该写些什么,但他们又渴望收到真情流露的毕业赠言。为此,她设计了一堂班会课——《用笔尖留下真挚的情谊》,指导毕业班学生用真情写下毕业赠言,增进彼此友情。

  鲍菲娜认为,榜样是孩子成长道上的指南针,是接近成功的催化剂……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助孩子们成为榜样,她用微笑孩子们向上的力量,培养孩子们气质。

  鲍菲娜从分析学长现状入手,对小学阶段学长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学长服务活动——即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礼仪、习得、活动、生活等各方面的指导、帮扶、教育,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渡过困境。这些工作能够培养学长的关爱,增强其责任意识,巩固其行为规范的养成,从而为学弟学妹树立榜样。目前,鲍菲娜承担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她与高年级班主任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学长走进她所带班级的主题教育课、自主课,为低年级学生树立榜样,使彼此得到成长。

  鲍菲娜所带领的班级年年被评为校“微笑班集体”称号,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区级、市级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三等,以及上海市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

  李莹是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班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二十年来始终坚守班主任岗位。在李莹手掌痣的位置与命运眼中,每个孩子就像是一个花苞。花苞有的开得早,有的开得晚,面对迟开的“花朵”,李莹总是用赏识的目光欣赏他们、等待他们,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她平等、真诚地叩开每位学生的心门。

  刚升入六年级的小A,原本是个调皮捣蛋、又不求上进的男孩。李莹却发现了他理科的天赋,从鼓励他竞争课代表开始,一步步引导他确立目标、培养自信,积极要求上进,并搭建多种平台,让他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潜能。甚至到了高中,李莹仍不忘悉心关爱和引导。2017年,小A同学一举成为虹口区的高考状元。

  李莹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以诚待人的心。凭借着多年体验式教育的经验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养,她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疏导。学生小B在民办学校承受不住学习压力,甚至不愿意上学、要,持续看了一年的心理医生仍无明显改变。到了李莹的班级后,在李莹的耐心疏导和陪伴下,仅仅一年时间,小B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孩子重新获得了自信,也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并顺利考入大学。小B在微信中写道:“在我处于低谷时是您给了我温暖和陪伴,我能感受到您对我的爱,感谢您一直没有放弃我……”李莹和学生一起体验挫折、分担忧愁、分享快乐,彼此之间充满着浓浓的爱、深深的情。

  时代在进步,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也随之而变,怎样让德育不再枯燥、把空洞的变为有力和感染力的体验,是李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等一系列专业培训学习拓宽了她的教育视野。她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自身成长的规律,在建班育人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体验式活动的探索,经过近十年的亲身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李莹把体验式教育的贯穿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立足学生需求,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她请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开展“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种角色,培养一个习惯,形成一种品质”的活动,为学生搭建自主管理的舞台。

  如今的学生都有各自的想法,都是有感情、会思考的人,他们有多种需求与潜在能力。为此,李莹每两周就会利用班会课或者午自习,引导学生做体验式活动或结合班级发生的某个问题设计情境进行讨论。比如通过“雪花飘飘”活动引导学生沟通的重要;通过“解手结”游戏让学生学会不轻言放弃、团结合作……学生不仅有机会展示、培养自信、锻炼能力,而且能够在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以致用。班集体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更团结,更有凝聚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和谐融洽。

  刘晖是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教研组长(语言文字)、年级组长和德育干事,以来,她几乎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以“回归教育的本质——培养人”为指导思想,努力在应试和之间找到平衡的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君子之风”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刘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她总是在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和专长,获取学习的内驱力。

  刘晖发挥学科特长,创新育人方法,建设“君子气韵”特色班集体。即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这一理想人格为目标,习君子之艺、修君子之德、悟君子之道,形成稳定的班级文化,使之作为一种温和、柔性的隐性教育力量,渗透在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刘晖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按照不同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需求,从君子之交、君子之德、君子为学三个维度确立了不同年级的教育内容和目标。比如,她鼓励学生每天利用早读10分钟的时间,经典诗文。根据不同年级的德育目标,选择不同的内容。学生在经典的过程中,口诵心记,“君子”的智慧慢慢就会溶入血液,成为自身的品德。班级还设立“读书休闲角”,同学们利用午休、阅读课等时间,读书、交流、下棋,乐在其中。

  刘晖通过排演朗诵、吟诵、课本剧,组织辩论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锻炼了同学们的勇气、表演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起到寓教于戏、以演促学、以美育情的作用。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也体会到其中的内涵,领其中的民族与美德,加深了对“君子之道”的理解。

  根据教育需求和班级特色,刘晖选择了新的君子“六艺”:礼、乐、书、画、棋、体,在高中三年班级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结合“君子”的礼仪要求,她引导学生讨论,制定出了有班级特色的行为规范章程。班级公约的核心内容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有责任感、对人友好”。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学习生活中,大家参照这几条原则,约束,不断反思,而不是被动机械地遵守某些规则,形成了有序、温馨的班级氛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德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这些都是“君子”养成的重要内容。刘晖每周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自行阅读、思考、写,开展、辩论,让这些道理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为受益终生的行为习惯。

  通过特色班集体建设,以“君子”文化构筑学生的品德美、才能美、行为美,形成了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养成了学生优雅的行为举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和责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在传承中铸造学生们的美好未来。

  孙丽凤是一位拥有13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优秀德育工作者。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她深入研究新时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需求,寻找适合新时代学生的育德途径。在新时代,孙丽凤依托微技术,探索班集体管理机制的新模式;借助微时代工具,协同家校合力育人;在解决“互联网+”时代所催生的学生问题时,满足新时代学生的成长需要。孙丽凤老师是一位育下的探索者。

  日常工作中,孙丽凤感觉到,家长过多的,导致很多男生自主能力不足。在班集体管理队伍中,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同时,男生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微工具无比热衷,网络规则意识淡薄、审美情趣产生偏差、网络低俗文化等问题,对男生的影响也尤为严重。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工具呢?孙丽凤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建立了“Sunflower”微信号男生管理团队。

  这是一支主要由男生参与、负责运作微信号平台。孙丽凤鼓励学生自荐,并结合班级推荐,完成了号岗位竞聘和上任宣誓。初期的管理团队设立了一名主编、一名文字编辑、一名文字校对、一名摄影师和一名图文编辑。主编定期召开议事活动,团队提出许多推送主题。这些推送内容使学生之间的话题渐渐从明星、游戏、娱乐热词转换到了班级活动中,也在无形中引导了班级的导向。

  微信号男生管理团队的组建,调动了孙丽凤班级中男生在管理中的积极性。微信号管理队伍还促使班级议事呈现常态化和自主化。学生自觉、自主、自发组织和召开班级圆桌会议。如今,班级微信号的栏目日渐丰富,由最初的碎片化、随机化、单一化逐渐转变成主题化、系列化、多元化。

  眼下,手机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交友、娱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是,由此也带来学生网络游戏、依赖手机App学习、被网络有害信息同质化、审美情趣受到影响等问题。于是,孙丽凤组织了班级辩论赛,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系统来认识。手机使用的利弊、网络世界的真情与假意、网游游戏该爱还是恨、手机App对学生学习是否有必要等辩题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针对学生成为“手机奴”的问题,孙丽凤集思广益,与家长代表、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一起研讨。关于如明上网、如何辨别网络有害信息、如何络交友、如何管理手机,大家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机使用契约。

  孙丽凤还利用微信沟通的便捷和及时性,在微信群内召开了“微”家长会,与家长一起探讨班级活动、校园活动、交流个别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等。为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孙丽凤还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教育,以此引发家长的教育思考,形成教育合力。

  在松江一中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十四年的谷良,越发体会到:德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断强化的教育过程,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醒与自育。一句话、一件小事、一节班会课都应成为教育的契机,但它不能成为教育的全部。抓住每一个契机,用爱,用智慧,用,在有主题、成体系的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幸福的能力,这,就是谷良的教育追求。

  要是你问谷良的学生们:“你们最想去哪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谷老师家里!”。为了让这些内地高中班新疆学生能够体味家的温暖,谷良在家里特意准备了一整套的炊具。每次孩子们到了他的家中,都会亲手去做自己喜欢的饭菜,笑谈思乡的滋味。在点滴关爱之中,谷良引导学生坦然面对暂时的困境,微笑着处理困难并获得幸福成长。

  2011年在接手第一届新疆班学生时,谷良怀着二宝的妻子带着两岁的大宝,每周末到学校陪学生们谈心,七年来从未间断。新疆的学生远离父母,缺少倾诉的对象,学业压力大,为了缓解这种情况,谷良利用周末带着学生们来到泰晤士小镇、佘山森林公园……身处谷良精心打造的“幸福家园”之中,孩子们说:“我们在松江一中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们既有爸爸还有妈妈!”

  为了激发这群来自天山南北农牧民家庭的孩子们融入新,谷良以当下热门综艺“跑男”为借鉴蓝本,开发了“奔跑吧,幸福家园”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更获得能力的提升。

  为使新疆学生开拓视野,更好地融入当下,谷良寻找各种资源,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经过沟通,谷良给学生争取到了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射箭和冰壶两项运动的机会;他把学生带到东华大学服装发布排练场,感受服装设计师、模特工作生活的点滴;孩子们得以“走进了计量所”“走进了沃尔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原本只知牧羊骑马的新疆娃娃大开眼界,更是打开了心界。

  在送毕业生回疆的火车上,孩子们流着眼泪唱起《父亲》,唱起松江一中校歌,他们流着眼泪喊:“谷老师,我爱你,松一,我爱你!”……已经到全国各地读大学的“幸福家园”的孩子们,纷纷返校看望老师,有的孩子为了回来,甚至要在火车上站40多个小时,只为当面拥抱一下谷良。给予爱,收获爱!智慧地付出爱,培养懂爱、会爱的充满幸福感的孩子,这就是对学生们最大的爱!

  在上海市青浦豫英小学,孩子们亲切地称呼郭娟为“郭姥姥”。她深谙家校合力的重要性,积极利用班级微信群、家长会、家访等平台,完善班级家委会制度,挖掘家委会的功能,整合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与家长密切合作,积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家长眼中的好伙伴。

  网络时代,班级微信群成为家校沟通的便捷、及时的平台,郭娟充分挖掘班级微信群的效能,使其成为家校沟通的纽带。

  “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我是妈妈,我会希望怎么做?”在这样的思维模式的引导下,郭娟想家长所想,不时用镜头记录学生各个方面的活动:学生比赛、召开十分钟队会、日常学习等等,及时用以照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在微信群进行发布和转播,使家长们第一时间了解班级动态。

  信息爆炸时代背景下,家长们可以随时获取育儿经验,但是面对众多的信息,却无所筛选。郭娟根据班级学生的阶段表现梳理出共性的话题,围绕某一话题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育儿经验,并且组织家长们在群里展开讨论,在智慧碰撞下提升家长们的育儿能力。

  郭娟会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针对每个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家访拉近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教育合力。郭娟把每个孩子都放在眼中,藏在心里,仔细观察他们,用心和家长沟通,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郭娟积累了多年的带班经验,那就是“人人有岗位”,从而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她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大家寻找小岗位、选择小岗位、服务小岗位,从而构建起班级管理网络,实现班级自治,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班风,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如队干部的选举,她总是在学生背后作指导,让学生唱主角,鼓励学生自荐、开展竞选、指导学生组织投票、唱票等工作。每一届队干部产生,郭娟都会抓住契机,与队长们制定“班委会职责”,明确与义务。

  她设立班级责任岗,由专门的同学负责卫生、多等班级日常事务,如“红领巾岗”“课间文明休息岗”“电脑管家”等。“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机制,让全体学生形成“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集体意识,班级凝聚力大大提升。

  一直以来,郭娟就重视着力打造特色班级活动,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整合家长资源、学校的文化资源、社会的场馆资源等开展系列活动。活动中,郭娟扮演着导演、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学生在体验与尝试中不断提升认同感,并且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品性。

  如何使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与企业所需的职业综合能力对接,是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教师朱慧群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朱慧群以培养中职生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过渡的能力为抓手,以班集体为主阵地,以“学校+家庭+社会+企业”为“育资源”,研究出了一条可复制的育人途径,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为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朱慧群走访江南造船厂、联想集团等10多家企业,开展“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综合能力需求”的调查。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朱慧群发现,企业录用员工时并不只是看重专业技能,而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结合学校“软技能评价体系”项目中的相关调研数据,她将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划能力、调节、团队合作能力、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列为中职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中职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如何渗透入专业教学呢?朱慧群每次接手新班前,都会认真仔细分析所带班级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尝试着利用课余时间由学校、家庭、社区或企业合力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如,与上海青少年阳光事务所一起开展“青苹果禁毒”活动、与千纸鹤有限公司一起开展的“我是小小主持人”“家的沟通有你有我”活动等。活动中,朱慧群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责任意识等都有了明显提高。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朱慧群设计了一套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企业实践横向贯通的“菜单式”主题活动系列,将企业所需的职业综合能力渗透入六大主菜单、12个子菜单的24个主题中,学生从懵懵懂懂地踏进中职大门后,经过三年不间断的主题活动熏陶,潜能被激发,思辨能力增强,自觉行为能力得到提高。

  在朱慧群的班级,每位学生的活动方案都是个性化的,学生可依据活动的主题选择参与对象。朱慧群强调活动过程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活动开始前,教师先预设几种实施过程供学生参考,如“环保知多少”活动中,朱慧群选择以这一最直接的方式学生如何制作调卷、调查的形式有几种,最终由学生自主选择。一系列活动结束后,一个个有责任、有抱负、有担当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

  作为计算机专业老师,朱慧群还以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在“德育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中,携手学校优秀班主任们利用暑假拍摄制作“责任与角色”“绿色环保校园行”等八个德育微课,通过学校信息平台、资源库等多终端设备的循环展播学习,德育效果显著。

  

关键词:上海恩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