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很多人到了最后,也有一些人选择了中途放弃,我很庆幸我选择了前者。到底,认真对待,无论结果如何,我相信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考研是一个计划的过程,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自己该做什么,又应该怎么做。在考研这一过程当中,我无时不刻都在计划着,可以是第二天的,可以是第二个星期的,也可以是第二个月的当然计划也并非固定不变的,其旨是让自己保持在井然有序、轻松的学习状态;考研是一个寻求方法的过程,由于个人情况的不同,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方法肯定不一样,对于一些准备的比较晚的同学,学习效率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考研过程当中大家应该学会交流,从网络,同学,老师,所考院校的学哥学姐那里获取不同信息,时刻纠正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研是一个调整心态的过程,在备考当中,大家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这个时候往往大家往往会觉得比较累,从而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那么这个时候,希望大家能够调整心态,可以找好朋友聊聊天、也可以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或者出外进行一个短期的旅游,不管怎么样,请大家千万不要放弃。因此,我个人觉得计划+行动+方法++调整是我考研成功的关键。
我是从大三下半年开始着手准备考研,与大多数设计类院校一样,江大专硕初试每年所考专业课分别是英语2、、专业理论、专业手绘,与学硕唯独不一样的是,学硕考的是英语1,要稍微难点。七月份以前,我基本上将时间都投在英语、专业理论、以及专业手绘这三门课程上,七月份到九月份我去了庐山特训营,主要攻克快题设计,九月份回来之后,主要学习、英语、专业理论,由于有前段时间的积累,快题这个时候花费时间的则比较少了。对于时间的分配,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抓住自身缺陷,专项突破。
不管你考的是学硕还是专硕,在初试以及复试当中都占有很大的分值,初试主要针对的是笔试,而复试主要针对的是听力,相对江大来说的话,我觉得英语的学习更应该引起重视,在复试时,虽然所占分值不高(50分),但拉开的分值确是显然的,严重的拉开1020分都不在话下,而恰恰江大每年复试分值所占比例很大,鉴于此,前期大家攻克单词的时候,我大家还是发音稍微标准点哈。对于我们艺术生,我相信一定会有一部分人被英语所困惑,对于我个人来说,英语的学习便是一大。
由于英语是自己的薄弱学科,因此英语的学习一直贯穿在我考研的前后,哪怕是在庐山专攻手绘的时候,也会抽出时间对单词进行巩固与。“不积硅步无以成千里”,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提升的也很慢,关键做好单词、语法、阅读的积累。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操之过急哦,一旦,受伤的肯定是你自己。
我觉得大家就不用太担心了,考高分难,但考及格容易。因为内容比较多,多是理解记忆类的,早复习早忘,浪费时间,我是从九月分才开始看的,起初买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丛书1,由于自己理科出身,刚开始学的又是最难的马哲部分,开始不懂,趴在第一章上边睡了两个下午,当时挺急的,后来在网上和朋友一起买了任汝芬的一系列视频教学,把一些基础的概念弄懂之后,便开始重点,多做习题,最终考了六十多分,算满足了。复习时间短,收益比较大,还是需要给予充分重视的,毕竟分越高越好。至于考研资料不要买太多了,要少而精,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丛书1、2、3、4。
我当初学习的时候也走了很多弯,浪费了很多时间。与今年后的有些不一样,13年主要考三大本建筑史,字体密密麻麻,完全背下来,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一定要有针对性,有重点性的学习,尤其14年后加了一本艺术设计概论(可以关注下江大考研大纲。)做过江大历年线年以前每年考的题目都不会太难,考的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表面的东西,14年后,题目出的也不太难,但是考的很活,因为题型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单选题没有了,全部改成了简答题,同时增加了一题阅读题。总的来说,江大环艺专业理论所考题型:1选择题;2名词解释;3绘图题;4论述题已经改成三道大题,1简答、2阅读、3论述题。
我在七月份之前的几个月时间里,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完全放在课本之上,看的很认真,扣了很多细节,比如在看到中国建筑史园林与风景那一章时,在一些园林的平面图当中,甚至会用彩色的铅笔在图中标出每一景点的具体,其实这样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怪自己当时不知道重点所在,希望盆友们不要犯我这样的错误哈。但是,对课本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一定得系统的学一遍,方便后期总结笔记,查漏补缺,理解记忆,而且要边看边划,划出一些自己觉得是重点的东西。在学建筑史时,如果对课本熟悉之后,我大家看一下朱光亚的笔记;至于艺术设计概论,可以找到江大14年考进来的学长,借他们的笔记看下,或者找到别的以前考过这本书的学校的学长,参考一下他们的笔记重点。然后多做一些历年真题,不知道的就翻书。如此一来,基本知识点想罢大家都差不多清楚了,然后就可以开始做自己的笔记啦!重点是要多想,多总结,不要什么都往上记,结果厚到你自己看着都头疼,便更谈不上去它了。相信随着大家理解的进一步透彻,你的这本笔记会有一个从厚到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