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摄影> 文章内容

摄影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多少条出?探索摄影师的 N 种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2024-12-2 21:09:17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想成为摄影师是自学还是报考相关专业?摄影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多少条出?摄影世界里的“轨道”与“旷野”之中是否存在最好的选择?

  这些是很多年轻摄影爱好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国内开展摄影专业教育的高校之中,中国传媒大学名扬四海。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建立“电视新闻摄影专业”以来,这所高校在六十余载岁月里培养了无数摄影人才,今年迎来了它的 70 岁生日。本期专题我们邀请了 7 位来自中传的摄影师,他们当中有摄影系的名师,有出身摄影和教育世家且同时拥有高人气与硬实力的才俊,也有不断突破极限,学习驾驶飞机只为在云端按下快门的教授。他们是辞掉工作去环游世界的“元气 CP” ,是在小众赛道上驰骋,追击风暴的气象摄影师,是不愿成为“乙方”,只想安静地把故事写进相片中的摄影博主。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光影魔术师的世界,探索摄影师的 N 种打开方式。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摄影系副教授,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图片摄影师、纪录片制作者和展览策展人。美国南大学电影学院、哥伦比亚学院摄影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现实主义影像、高新技术及媒介互动、视觉文化、影像美学等。从事摄影教育 20 年,参与编著的教材有《电视现场制作与编辑》《新闻摄影教程》《纪录片创作》等,在《当代电影》《现代》《新闻爱好者》《中国摄影家》《中国摄影报》等期刊发表论文 30 篇。多年参与平遥国际摄影节、 1839 摄影、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美国 Wilson“ 主街之眼”摄影节策展工作,并多次指导学生在摄影与纪录片领域获。

  我是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上大学的,当时在大学生中有一股摄影热,我也被这股热潮所影响,但当时更多的是接触摄影技术、沙龙摄影之类,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专业摄影。直到 2000 年读研究生并且学习摄影相关专业后,才真正对专业摄影产生兴趣。

  这句话预示了人生道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重选择的。摄影的道也有多重选择,我个人的摄影道更多的是受自身职业的影响。比如我们要经常带学生参加以艺术摄影为主导的摄影节,由于长期接触,自己便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

  科班出身的摄影师有比较丰厚的艺术史积累,也有比较丰厚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从长远来看还比较熟悉行业内的规则。因此,在当今时代,摄影师需要具备科班出身的背景。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科班出身的摄影师不接地气,对摄影界的发展变化不那么。但我不太赞同这种观点,科班出身的摄影师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摄影教育,具有比较长远的专业眼光,还拥有一个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专业网络,他们可以从这里获取大量信息,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极为有益。而眼前的一些短期困难,只要他们肯努力,其实并不难克服。

  摄影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既包含理论又包含实践。在摄影教学中,技术类、实践类的课程是特别重要的,但在当代摄影创作中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观念化或曰化。而各种新技术、新现象的出现,也亟须我们利用理论对其进行解读。为应对上述两个课题,特别需要加强大学摄影教育中理论的比重。当然,每所大学摄影专业对自己的教学定位不同,生源不同,所以对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重安排也不太一样。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和实践型并重的大学,希望向行业的更高目标迈进,所以我们目前在进行专业的调整,特别强化了理论领域的教学以及对最新技术的关注。

  AI 成像是 2023 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它对摄影行业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对商业摄影领域造成了一定冲击。我们要对新技术保持,某个新技术、新现象出现后,不能对其避而不谈、避而不用,而是要尽快研究它并将其作为自己创作的手段,像摄影系 2020 级的学生就在第一时间将 AI 技术用于创作并在业内产生了影响。

  AI 等技术的出现也在提醒我们艺术素养的重要性。未来一部分艺术家的创作不再强调手艺的复杂,而是强调艺术风格、艺术个性,他们应用 AI 等新技术进行创作,某种意义上强化了其视觉总监的身份。

  不过,AI 虽然对某些领域造成冲击,但对另外一些领域也是一种变相的促进,比如摄影传统工艺,还有摄影等领域,就愈加凸显了其存在的价值。

  总之,摄影本来就是一个和技术密切结合的领域,所以不必对新技术过于恐惧,我们要用理论视点对其进行分析,为我所用,不断丰富摄影的工具库和可能性。

  Q. 2024 年中传了 AI 时代传媒教育新,您的摄影教学有没有与 AI 进行融合?或者您未来有这方面的计划吗?

  摄影系的课程近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强化了对 AI 等最新技术的关注。我个人的教学和 AI 存在一定的交集。比如,我其中一门课是《影像导论》,是利用视觉文化理论对当代各种影像现象进行分析与解读。该课程一定会关注影像领域的各种新技术、新现象,AI也会成为这门课程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另外一门课程是《摄影》,在这门课程中,我不准备囿于传统的摄影手段。除了传统的光学成像之外,我也会鼓励学生采用新技术手段包括 AI 进行补充。也就是说,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关注现实话题,以传统光学成像作为创作主体,但也可以用其他手段作为补充,从而丰富作品的呈现手法与表现深度。

  Q. 与中传其他学院相比,戏剧影视学院的摄影课有哪些特别之处?想要培养具备哪些专业素质的摄影人才?

  戏剧影视学院设立了有摄影专业,因此不是简单地教授摄影技术课程,而是建立了一个以摄影史、摄影理论、摄影技术技法结合的完善课程系统。摄影专业的教学以图片影像的拍摄制作为主,同时呼应当代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的新发展、新趋势,鼓励和训练学生以更宽广的社会、文化、媒介观念,尝试多风格、多类型乃至“双影互动”(摄影与电影的互动)的当代影像艺术创作。摄影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扎实掌握摄影技术艺术基础,又具备一定视觉文化观念的高级摄影及影像艺术人才。

  Q. 中传可以为爱好摄影并且想要在这个领域深耕的同学提供怎样的资源和平台?您有哪些经验和可以和他们分享?

  中传作为国内顶尖的传媒类高校,又地处,具有丰富的信息渠道和相关行业资源。摄影专业所在的戏剧影视学院育人模式创新,创造出多学科互相激励、科学与艺术融合、文化与产业联结、传统与新互通的育人。近年来,摄影系为适应 AI 语境下对摄影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兼顾,传统关照与未来前瞻兼顾。而且摄影系师资结构合理,整体实力雄厚, 师生较为丰硕,优秀人才辈出。

  对于准备在摄影领域深耕的同学,我想给出如下:第一,要关注现实话题,建立开阔的国际视野。创作要和现实社会相关联,有感而发;第二,要关注摄影史、艺术史和视觉艺术理论。对历史的关注会给同学的创作带来深厚的底蕴;第三,要关注与摄影和当代艺术相关的最新技术和最新。了解所从事艺术门类的当下,具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意识,作品才有生命力;第四,要培养自己的项目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摄影师要擅长与人打交道,也要学会进行项目规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师既是视觉总监,又是导演和制片人。

  中传摄影专业的毕业生有较为广阔的职业选择,良好的就业前景。摄影系通过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发展以培育更多优秀高级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满足在“质”与“量”层面均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新闻、文化艺术、消费等相关行业所需人才。

  首先,国家重要的、科学、文化、医疗等机构均设有摄影专业岗位,进行信息化采集及新闻宣传等重要工作,如军事、航天事业、国家文博系统等领域;其次,本专业仍是国家重要单位人才输送的重要来源,以往毕业生很多进入、工人日报、人民画报、、南方报业集团、青年报、解放军日报、环球时报等设有摄影及编辑岗位的主流;再次,本专业为市场化摄影造就创新型、应用型商业摄影技术人才,全国各大小广告文化传媒公司、平台及时尚行业仍是对专业摄影人才需求量最高的领域,在当下智能影像逐渐活跃的市场中,所培养的智能影像创作人才正是为满足此领域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最后,本专业的毕业生还有不少进入了艺术创作一线和理论研究领域,以及选择出国留学、国内考研等不同深造途径。

  中传摄影专业创立于 2003 年,至今已经发展了 20 年。在这些年中,无论是摄影行业,还是学校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摄影专业的师生也在一起经历了很多挑战,做出了很多成绩。在即将迎来建校 70 周年之际,我希望学校越来越好,也希望摄影专业能够继续蓬勃发展,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国际一流的摄影专业,能够在师生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和美国南大合培养博士,硕士生导师。国际影视教育联合会亚太区、中传融中心副主任、奥斯卡学生及戛纳短片展映环节推荐评委、“五个一工程”获技术总监、全国十佳十优纪录片获导演。著有《摄影构图书》《摄影用光书》《光的美学》等。

  我是个标准意义上的“摄影穷三代”,我爷爷年轻时就喜欢摄影,后来父亲也酷爱摄影,到了我这代,走摄影这条似乎也是的事,在父亲的下报考了中传。当然也可以想象,三代人喜欢摄影,家里也不剩什么家底了。还好我们祖孙三代,除了摄影还有个看家的本领,就是当老师。

  说到中传,现在已经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了。初到这里的时候,我还是个17岁的高中生。当时摄影专业是要参加艺术类考试的,还记得那个高三的寒假,冒着雪,懵懵懂懂地来学校考试。那个时候摄影对我来说还是个爱好,不像很多同场竞技的同学,有美术基础,也懂技术。我的想法很单纯,甚至有点随性,考上之后也是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没想到后来就一直扎根下来了。

  这句话说得很好!但我觉得我的人生不是旷野,在旷野里你还得看好一座山,一个劲儿地跑,挺枯燥的。我的人生是片海洋,没有轨道,甚至没有方向。我基本上是,顺势而为的,慢慢也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收获,在大海中乘风破浪的感觉,还挺让人快乐的。

  轨道上的人生、旷野里的人生、山巅之上的人生、海浪翻滚的人生,其实大可不必太在意,了哪条,就得学会欣赏哪条上的风景。人生没有“好的活法”,关键在于能否和自己的人生轨迹友好相处,平衡自己的目标和现实的条件,不懈努力。

  Q. 您在抖音账号“传媒人于然”上分享摄影知识,收获了大量粉丝。以来,您还在摄影课堂和教学中进行了哪些尝试和创新?

  2012 年,开始尝试“多屏互动教”,课堂上一个屏幕演示 PPT ,另一个屏幕给学生的做线上讨论。那时候很多老师都会把学生手机收上来,而我的课最好是手机、笔记本、平板全用上。当时还有学生发来信息,说正在操场上体育课,趁休息来参加摄影课的讨论。也是在那时我开始明白,教室的墙是要被打破的,线上的课程是未来。很快,我课上的屏幕就从 2 块变成了 4 块,后来在电视学院的支持下,我完成了 20 块屏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每个学生小组都可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屏幕,教师有 8 块全角度的屏幕,可以随时调度所有的屏幕。凭借这个教学方法,我获得了全球影视教育的最高: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年度教师,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获人,上一位是电影学院的谢飞老师。

  开始探索直播课是 2016 年的事,很多学生会来到直播间跟我互动。我是学校第一批做微课、慕课、抖音课的,是第一个以“别人家的课堂”话题上热搜的,也是最早尝试全 AI 创作的。

  Q. 中传电视学院在夏季学期多次举办“水下摄影工作坊”,带领学生前往海外进行暑期实践。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与摄影有关的特色实践活动?

  我一直在带一个青年创作者工作室,叫做 LOS ,到现在也有十几年了。每年我会发掘三到四个专业有特长、学习特别快、创作特别强烈的学生,在课外他们进行创作。这里面有图片摄影师、电影摄影师、纪录片摄影和导演、故事片导演等。他们走遍了戛纳、罗马、、首尔等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也获了很多。现在这些学生中,很多在全世界各地最好的艺术院校读书,有的作品已经上了院线,有的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公司。我认为影像艺术的工作者,需要更健康的,需要温暖的孵化器,不然很多人才可能等不到破壳就放弃了。这一代年轻人,虽然和我们年轻时很不一样,但他们内心的战鼓一旦敲响了,需要有人能听见。

  Q. 您与中传结缘于 2000 年,如今已经走过 24 个春秋。作为校友和教师,在建校70 周年之际,您有哪些话想要送给中传?

  今年是中传建校 70 周年,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是上一个千年的最后一批大学生,当然在这个跨越千年的年份进入大学,还是挺感怀的,别人介绍起我们的时候,都会说这是“00”级校友,感觉有种归零重启的交迭感。今年我担任了宣传片和校歌 MV 的拍摄制作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学校一走来的历史有了更多了解。我觉得学校的成长像是一个人,经历过满怀期待的孕育,经历过年少时期的风华正茂,也会逐渐成熟稳重,在面对时代巨浪的关键时刻能沉着应对,能挺身而出,这就是一个学校的风貌。我在这里经历了我最重要的人生淬炼和成长,也感受到一代又一代的变迁。现在回想起来,学校和每一位学生的相遇,都是彼此的幸运。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影视导演、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学院电视系,电视新闻硕士。研究领域包括电影和纪录片创作、电视新闻、互联网视频以及影视与图片摄影等。担任总编导的纪录片《我的太阳》获得 2005 年西班牙马勒加电影电视节“特别贡献”和 2005 年“中国十佳纪录片”;担任导演的纪录片《陈毅元帅》获得 2006 年“中国十佳纪录片”。著有《电视节目编导教程》和《电视新闻》。

  想上中传,和朱羽君教授有很大关系。她在开设了一个电视教学片叫《跟我学摄影》,我看了很感兴趣,由此喜欢上了摄影。买了虎丘的相机,开始学习,后来决定考中传。很幸运的是,考上之后正好是朱教授教我摄影课。当时学院每个学期就给学生发两个胶卷,根本不够用,但我母亲很支持我,买了一盘乐凯的黑白胶卷,分装出了 40 卷给我,一学期就拍完了,自己在学校的暗房里冲洗、放大。之后也跟随朱教授拍了几年音乐电视,从用光到摄影,按照电影的方法来拍摄,把摄影基础打得比较扎实。虽然当年拍的音乐电视属于艺术摄影,我现在教的是新闻摄影,但基本功的训练,为我的教学奠定了的基础。

  这个时代,图片与短视频各具魅力,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门类,无法相互替代,有各自的价值。前段时间特朗普遇刺的那张照片中,就蕴含了巨大的瞬间价值。用具有本质意义的瞬间激发了观众的情感,这是新闻摄影所追求的。图片新闻摄影里有决定性瞬间,短视频里有决定性过程,它们的影响力是同等重要的。

  轨道是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但人生如旷野,它更宽广,有无数种可能性。我在中传读的专业是电视新闻,但先后尝试拍摄了音乐电视、电视新闻和纪录片。早期拍音乐电视的时候,觉得画面特别精美,但慢慢开始察觉到它虽然很讲究光影,可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单调乏味,以前唯美的画面现在变得苍白无力。这个时候我开始拍纪录片,找到了一个更好更广阔的天地。

  有两个纪录片奠定了我人生的价值取向,第一个是我上研究生时拍摄的中国院士系列,采访了 100 位院士。第二个是我导演的《国事亲历》之十集外交篇,从长到大使,采访了近 200 位中国。与这些院士和交流的过程中,拓宽了国际化视野,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对我影响极大。但拍了这么多年,尤其是在拍完《踢踏无声》之后,我就不太想做纪录片了,因为我觉得这三年完全活在了别人的生命里,想要再换一个轨道,去拍剧情片。于是我就到南大学师从三届奥斯卡得主,学习剧情电影创作,但有点遗憾的是,受题材,剧本写好后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把它拍出来。

  近几年,我又喜欢上了潜水摄影和无人机摄影,大海和天空带给我完全不一样的视角。不过现在无人机摄影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它有高度的,我想要自己飞去拍摄。为了能到更辽阔的天地中去探索,开始学习如何驾驶飞机,未来也会在空中进行摄影创作。

  Q. 您开授的《新闻摄影》等课程是十分生动的实践课,《 Z 世代大学生活》《撑起广厦的人》等结课作品也广受好评。以来,您在摄影课堂上有哪些尝试和创新?

  以前的新闻摄影教学对用光不是特别讲究,基本上都是用自然光拍摄。但我在我的新闻摄影课上,借鉴了影视布光的方法,教学生在摄影棚和真实的中如何布光,在室内和户外不同光线下如何补光。

  我始终的一个新闻摄影教学是:以实践为抓手,以为目的。学生课上拍的新闻摄影作品是为了进行大众的,很重要的评价标准是影响力。每年我都会举办线下或线上的学生摄影作品展,而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加注重主流平台的线上摄影展,比如腾讯网新闻频道做的《劳动者 101 像》,新华网的《上大学——战疫高考》《 Z 世代大学生活》,《》客户端的《中轴线》《毕业》和《撑起广厦的人》以及《职场半边天》等新闻摄影展,因为选题策划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因此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多次突破百万级阅读量。

  我的新闻摄影课堂不再局限于象牙塔,而是以社会这个大课堂展开教学,学生在新闻摄影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了解现实,了解人民,真正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新闻摄影报道。去年秋天,我带领新闻学专业的同学去到中建八局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中传项目部的工地现场,拍摄工人肖像故事,后来在学校的工地举办了线下摄影展,《工人日报》还以“工地上的摄影展”为主题进行了报道。

  新闻摄影的特别之处在于,更注重用影像讲故事,在这个人人都是记录者的时代,掌握这样的技能十分重要。

  Q. 从读书到留校任教,您记录了从学院到中传的三十载漫长岁月,母校也了您从学生到教授的成长之。在建校70 周年之际,您有哪些话想要送给中传?

  我很幸运,考上了中传,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了工作,虽然有的时候也会痛苦和疲惫,但我一直很享受创作的过程,因为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觉得很幸福。

  小墨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7 级戏剧影视文学系,后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攻读电影研究生。阿猴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2007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后赴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攻读摄影研究生。摄影师、旅行博主、微博十大影响力旅游视频达人、知乎新知答主,全网粉丝量超过 600 万。

  我们是在中传读书的时候认识的,蜜月旅行时第一次开始用三脚架旅行情侣照,并且第一次尝试在网上分享旅行攻略。那篇帖子受到了一些网友的喜爱和关注,也鼓励着我们继续旅行、拍照和撰写文章。随着自逐渐成为新兴行业,我们决定辞职并转行,成为全职的摄影师和旅行博主。

  我们辞职时的工作并不算高薪,大概是应届生工作 4 年左右的水平。最初尝试做自的时候,正是这个行业慢慢开始萌芽和起步发展的时期,还没有形成很明显的商业模式和系统的发展方向,也没有 MCN 这样的专业孵化博主的机构。所以最初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对职业方向和收入来源的迷茫。但因为摄影和旅行确实是我们喜欢做的事,就想着再一下,万一能做下去呢。

  Q. 从《乐高出柜计划》到 Rolling 系列,你们的作品充满奇思妙想,即使在热门景点也总是能拍摄出与众不同,令人眼前一亮的照片。灵感通常来自哪里?如何保持创造力和想象力?

  拍《乐高出柜计划》的时候,我们的灵感常常来源于影视作品,或者是文学 IP ,也尝试过以国画为灵感进行创作,可以说这个系列的作品,大多是向经典的学习和致敬。

  后来,我们走出,开始尝试在旅行中创作时,当下的和我们对当地风土文化的感受,成了我们的灵感。旅行中的随机性与新鲜感,最能够刺激我们的创作。

  Q. 摄影和旅行占据了你们生活和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说“千万别把爱好当职业”,如何在保持热爱的同时用爱好赚钱?

  摄影和旅行是我们现在的工作,也确实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但与其说“千万别把爱好当职业”,我们倒是觉得很幸运,因为当初选择的职业刚好让我们的爱好在当今网络平台上有了用武之地:网络自的视觉属性使得会摄影变得很重要,而旅行是各大平台生活方式类目下的一个垂直赛道。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让我们能够做到“保持热爱的同时用爱好赚钱”的,更多是因为职业选择的时机刚好站在了自发展的浪潮之上。至今,这也依然是一扇对各个年龄段的人敞开着的大门,而人们真正要做的,是确认是否真的擅长自己所爱好之事,且能做到领域内足够优秀。

  想挑出最满意的一张可能比较困难,但要说满意的系列,应该是我们的旅行照。我们喜欢把自己置于比较辽阔的中拍照,可以说是人像吧!这些走过的风景借由取景框,也变成了我们记忆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摄影的原因。

  2017 年,我们在摩洛哥的撒哈拉沙漠旅行。当时想把一个和沙漠完全无关的元素融入拍摄中,于是想到了潜水用的脚蹼。虽然沙漠寸草不生,没有水源,但如果我们躺在地上,蔚蓝的天空不就成了我们的大海吗?为了拍这张照片,我们去沙漠里徒步,水带得不够多,最后还差点迷,幸亏遇到了当地的骆驼队伍,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的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有门课的期末作业是自己拍摄一个小故事。当时班里的男生都有自己的作业要拍抽不开身,而我们组又缺一个男演员,于是就找了阿猴来演。短短一句台词的戏,我们拍了一下午,现在回想起来实在太青涩了!但那也是我第一次把自己脑海中的画面,通过视听语言表达出来。虽然现在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拍视频,但那时候手忙脚乱的样子,还是觉得很怀念。

  Q. 对于想要报考中传或是在读的师弟师妹们,尤其是未来致力于从事摄影行业的“小白杨”,有哪些经验和可以和他们分享?

  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摄影专业,现为中传 2023 级视听创作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员、B 站知名 UP 主(风羽酱 - sdk )、 纪录片导演、摄影师。持续探索影像跨专业融合的可能性,致力于专业品质的科学影像,创作了大量针对大众的科普知识内容。摄影题材主要为科学艺术、气象、事件。2023 年获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格致科学,作品多次入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代表作《风暴之下》获罗马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等国内外项,《水视频》全网播放量破千万。

  其实我小时候是科学爱好者,不是摄影爱好者。初中的时候来到华东地区生活,这里经常会刮台风。2012 年的台风海葵,印象特别深刻,风雨大作,我把头蒙在被子里,睡不着觉。也是这一年,我爸买了一台尼康。像很多初学者一样,我拿起相机什么都拍,但并没有想到把摄影和气象结合到一起。直到读高二的那一年,看到一部纪录片,是肖恩·凯西拍摄的《走廊》,看完之后泪流满面。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画面里只是壮丽的风暴,但我知道他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每个镜头拍得多么不易。突然就萌生出一个想法,我要拍中国版的《走廊》。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报考了中传。

  2019 年,刚拿到录取通知书不久,就去追了台风利奇马。这是一次对于我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追风”经历,证明了在国内,像我们这样的“追风者”也可以和外国人一样,去拍摄极端天气。到了 2021 年,开始想从度去记录台风,就自制了气象站,在捕获影像的同时获取气象数据。未来,我可能会利用这些数据去尝试做一些装置艺术。本科四年,追了不少台风,跑了 10 万多公里,在快毕业的时候,纪录片《风暴之下》正式面世。读研之后,我的“追风”之旅还在继续,目前的精力基本都用于拍摄《风暴之下 2 》。

  《风暴之下》有些泛泛而谈,我现在打算把两者拆分开,融合在一起,有时候不一定是件好事。需要写意的时候就写意,讲科普的时候就好好讲。当然,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把科普做得更加有意思,尽可能减少一些晦涩的用词。做科普的意义并不是要让观众成为科学家或是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我们只是希望大家别被。

  Q. 前不久,您与其他艺术家一起创作了一部 VR 风暴短片,您认为这些新兴技术将如何塑造影像行业的未来?

  我其实是守旧派,喜欢传统影像,喜欢纪录片。但这次拍 VR ,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想呈现风暴这样的非常庞大的物体时,无论是用超广角镜头还是中等焦距镜头,都无法还原风暴现场的尺度关系。有了 VR 之后,它既能体现尺度,又能模拟所见的真实现场,从真正意义上把风暴带到观众面前。未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或是 VR 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制作起来更加便利之后,我会考虑用 VR 创作更多短片。

  说到新兴技术,我的关注点一直是在HDR 高动态范围,还有声音方面的全景声这类的。因为我真的想让观众能够看到一个刺眼的太阳,而不是一个红色的太阳。所以这两年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也相信它是有前瞻性的。可能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或是觉得带来了很多冗余的数据,我的观点是,尽可能去记录和保留最多的信息,因为说不定未来的显示技术有极大的发展,真的能够为观众呈现一个更亮的太阳,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客观地描述。

  我一直是奔跑在旷野上,属于那种自己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可能这样的选择风险大一点,但是更适合我。不一定所有学习摄影专业的同学都要去做摄影师,百花齐放挺好的。像我现在也在探索其他道,尝试去做编剧或者导演,也敲一敲代码,反而相机用得越来越少了。

  毕业后还是会选择搞创作,虽然通过气象摄影是很难赚到钱的,但由于现在国内专门做气象摄影的人极少,我也会担心后继无人。

  把爱好当职业,确实会有一些心态变化。像一些人像摄影师,他们在拍人像时就是纯工作,但拍风光时也会很快乐。虽然都是摄影,但是尝试一些不一样的题材也挺好的。

  Q. 从拍摄中国首部风暴纪录片《风暴之下》到出版中国首部风暴摄影科普图书《我站在风暴中心》,您用热爱与专业不断创造历史,未来还有哪些创作计划?

  除了 VR 短片和《风暴之下 2 》,未来还想拍追风者的故事,还有纯科普的视频,以及考古纪录片,探索一下历史台风。

  Q. 对于想要报考中传或是在读的师弟师妹们,尤其是未来致力于从事摄影行业的“小白杨”,有哪些经验和可以和他们分享?

  喜欢拍什么,那就去把它拍好。我现在做的基本上是属于摄影里面最不赚钱的了,但把它拍好总会有出,也收获了很多。不要被自己的定义给了,不要定义自己是摄影师,就只能拍照片。我是摄影师,但也写小程序,多去尝试,一方面是成长,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发展也有好处,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

  如果没有中传的话,或许就没有现在的我,没有《风暴之下》,没有那本《我站在风暴中心》,我们之间是互相成就的。虽然这几年,我很少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一直在外面“追风”,忙于创作,但我觉得带着好的作品回来,能够让大家眼前一亮,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看日本电影,那时看到《只是爱着你》里宫崎葵拿了一台相机,觉得拿相机的样子很好看,于是懵懂地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开始了摄影的旅程。

  2016 年,我带着相机住在撒哈拉沙漠的帐篷里,背对着银河,静静等待沙漠里的日出。当看到漫天中一点点冒出的日光时,我发现那些没有明确界限和轮廓的画面,得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干脆什么也不拍了。撒哈拉的旅行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从那以后开始明白,并非所有美丽的瞬间都必须被镜头捕捉,有时候留下模糊的回忆更让人。

  喜欢的质感,喜欢等待冲洗过程中的期待感,喜欢光、影子、生命,还有温柔的时刻在感光过后所呈现的模样。

  2017 年研究生毕业回国后,我开始面临就业的选择题。也曾想过是否要成为摄影师,但在接过几组客片之后我的想法逐渐清晰了,至少在我所爱的摄影领域,不想去迎合,不想,不想成为乙方,只想简简单单地记录我眼里的世界。由于我本科是在中传学习数字设计,所以最终还是选择到专业相关领域工作。

  优势是在创作方面少了些框架的,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摄影艺术,从而带来新颖和独特的视角。劣势是缺少扎实的摄影理论方面的基础,可能会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和专业度。

  在本科期间,我选修了摄影和摄像课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摄影基础知识的好机会。同时,我还加入了学生会的网络推广部,负责记录和校园活动,也是通过这样的实践锻炼了摄影技能。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