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这是工作任务,但很快成为我的必修科目。因为,采访拍摄名人,不仅可以提高我的人物摄影造型能力和文字撰写水平,更重要的是,被采访的对象都是精英,其中不乏世界权威人士!采访的过程就是自已名人的过程。我面对的,是一本本厚重的、珍贵无比的名著!
记得两次赴京求学期间,我省下伙食费买了胶卷,为了节约车费,我借了同学一辆旧自行车。每到节假日,我就从居住的郊区,奔波几十公里去约好的名人家中采访拍照……很多高山景行的人物,通过影像的沟通,使我们成为忘年之交与良师益友。
由于诸多条件的,我的拍摄存有很多不足与遗憾。此次,借助山东图片库优秀的年轻编辑之手整理出100位名人肖像及采访手记,奉献给朋友们,尚请不吝赐教。
山东禹城人,大学学历。1946年参加,任禹城县武装部政工组长,后任禹城县委副,共青团地工委副。1954年调京,先在中央团校学习;1955年调《中国青年报》,先后任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1971年任《红旗》社临编组第一召集人,编辑部负责人;1981年任国家对外文委宣传司负责人,文化部外联局参赞;1984年调《人民画报》社任副社长、代社长,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画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92年调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年报》总编辑,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2009年3月中国画报协会成立后,任执行会长。
邢雁是中国画报协会的首任执行会长,资深界领导人,我一直尊称他为“邢老”。他离开我们已整整两年。两年来,每当参加与画报业务相关的工作时,都会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和邢老共同度过的那些时光。
1986年,时任人民画社长兼总编辑的邢雁带队来山东采访,我陪同去了烟台及长岛等地,一上受益匪浅。首先,作为老、老领导,他的平易近人、谦和亲切令人;再者,作为国家画的最高领导,他的敬业与勤奋让我惊叹……回京之后,《人民画报》发表了由他亲自撰文的长篇专题报道。字里行间,处处显示出他的飞扬文采与浓厚乡情……
此后的若干年中,特別是他离休后,邢老一直致力于中国画报协会的成立与建设工作,可谓呕心沥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早先被称为“国家名片”和各地形象的画报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个又一个严峻挑战。邢老不畏年事已高,频繁地奔赴各地,鼓励全国画报同仁勇于面对、不断,其探索令我等后辈汗颜。
由于篇幅有限,难以在这儿细说邢老那么多感人的事迹。从我30多岁时与他相识,最令人的是他对年轻人的信任与帮助。从战争年代走来的邢老阅人无数,洞察细微,所以才能知人善任。他一句:“这事交给贺良我就放心了!”就使得我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协会交办的多项重要任务。
20多年间,与邢老相识相知。我眼中的邢老一直都在为中国画报事业的与发展忙碌着,从未停歇,从不知疲倦,更沒有,始终如一只翱翔于蓝天之上的领头大雁。
女,1922年2月4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影视、话剧女演员,表演艺术家。中国文联第十届荣誉委员。
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对于“”也有了新的认识。年轻貌美,国色天香,固然可爱。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女人能够抵御住岁月的,既凭借外表,又具有内在的气质与,越活越有风度。有着“秦娘”雅号的秦怡,当属后者。
秦怡出生在上海浦东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对文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商科的时候,就曾参加话剧《放下你的》的演出。1938年,秦怡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实习演员,参演了《正在想》《好丈夫》等线年,秦怡成为中华剧艺社演员。在长时间的话剧舞台实践中,她的演技不断进步,演出了《草木皆兵》《戏剧春秋》等线年她凭借在影片《遥远的爱》中的演出成名。建国后,秦怡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副团长。1957年,她主演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女篮5号》,该片获得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电影节银和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她还曾因主演《马兰花开》为中国观众所熟知。1983年凭借电视剧《上海屋檐下》获得首届大众电视金鹰优秀女演员。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最佳女演员。2004年被授予上海市慈善之星称号,2005年被授予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08年获选第7届中国十大女杰,2009年获得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及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
秦怡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她那些流光溢彩的银幕形象,早已定格在无数珍贵的表演艺术史册中,赢得赞誉。生活中的秦怡,却有着绵长而独自承受的苦楚。我曾经目睹过她照顾患症儿子时的辛苦付出。在长达4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秦怡始终精心守护照顾着行动不便的儿子,即使外出拍戏,也会将他带在身边,几十年来沒让儿子漏吃过一次药,也总是让他穿的干净整洁。儿子平时的洗澡、理发、刮脸,都是由秦怡亲力亲为,直到2007年儿子金捷去世。
秦怡是个有大爱的人。汶川地震后,她先后捐款20余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后,她又从工资中捐出3万元……
秦怡的美,来自她的天生丽质,更出于她坚毅柔韧的性格和。我采访过的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在随笔《秦娘美》里这样写道:“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克服,永远表现为。”
山东莱阳人。原名孙鹏南,字云斋,曾用名孙巍,字尧天,号眉园,别号天舌山人,又名剑门老人。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员,著名书法家。辛亥老人。
孙墨佛是我的名人系列摄影中最早的人选之一。记得采访他时,我对于人物摄影特别是名人摄影还处于摸索阶段。面对着这位长我近70岁的老人,我真不忍心采用所谓完美的“摆拍”。倒是孙墨佛老人看出了我的窘态,提议说:“书法家就拍写字吧……”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幅《百岁书法家孙墨佛》人像作品。
孙墨佛于清光绪初年出生在莱阳县南乡富山西村,从小喜爱书法。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孙墨佛考入清和一起创办的青岛赫兰大学读经济。1908年,孙墨佛加入中国同盟会,结识了心仪己久的孙中山先生,并对孙中山先生的终身敬仰。
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孙墨佛一直是不忘初心,做过许多工作,但他性之所好还是书法和文学。孙墨佛从10岁开始习字,专心于孙过庭的《书谱》墨迹。他一直每天写一定数量的字,出差在外,住在旅馆也照写不辍。早在初年,他的书法艺术已经造诣很深。他为四川诸葛武侯祠写了“一诗二表三分鼎,千秋五丈原”的对联,其笔峰奔放不羁,酣畅淋漓,广受赞扬。据说,80岁之前孙墨佛的书法作品都是随写随送人,自己从不保存。从80岁开始,他萌生了一个心愿,要写若干部全文《书谱》,分赠全国各大图书馆,各大专院校,作为书法爱好者的。了20多年,他已写好《书谱》500余部,书法数千张。
在我为孙墨佛老人拍照的那一年,他已是101岁高龄,但仍是每日早起,读书、整理文稿并书写千字左右。看看老人家写字时的姿势,那身板,那神情,真是令人惊叹!孙墨佛说:“写字时需要用气力,集中,无忧无虑,尽除,也是养身之道。”我想,这才真正是百岁书法家的长寿秘诀吧。
世界华人摄影联盟副、中国画报协会副会长、摄影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2003—2017)、摄影家协会名誉、山东图片库签约摄影师、艺术摄影学会。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摄影硕士研究生导师。
侯贺良先生以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的职业先后荣获中国摄影最高“金像”、“中国杰出航空航天摄影师十佳之首”、“新加坡世界摄影家金”等国内外各种项上百种,出版有《摄影的奥妙》、《摄影作品鉴赏》、《空中看山东》、《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空中看》、《空中看》等专著,策划编辑、拍摄与主编的各类摄影画册数百种。他的“飞越齐鲁”系列航拍开创了中国国内对一个省进行长期全面航空摄影报道的先河,30年航拍山东生涯,创作了大量充满艺术感染力、饱含对山东深情热爱的优秀摄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展示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为山东对外宣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山东图片库是由人民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山东网承办的,以记录山东、宣传山东为,旨在全方位整合山东优质图片资源、优秀摄影师资源,是权威专业的图片素材服务机构。
成为山东图片库签约摄影师,您可享受山东图片库为您提供的老照片高质量扫 描、专职客服接洽、专业律师团队等系列超值服务。
山东图片库服务形式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可提供单张或包年等各种图片服务,还可提供专属图片定制及专题影像宣传服务,及时响应图片用户的个性化图片需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