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包装设计> 文章内容

标志国品牌|中国知名设计师陈维亭分享职业成长径

※发布时间:2018-11-5 0:54:2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每个阶段做的每件事情能有一点收获,我才会觉得心里边舒服,无论是接触新行业的客户,或是不一样的解题思。谈不上有多上进,只是觉得虚度光阴这个东西是挺的。

  陈维亭曾经任职Landor大中国区资深设计总监,Interbrand创意副总监,现就职于电通安吉斯集团中国任首席品牌识别顾问。

  他设计与策略的完美结合是建立伟大品牌的有效途径,而以先进的方式加速本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品牌设计工作的最大意义。服务过的客户包括印尼鹰航、海尔、绿地集团、青岛啤酒、广发银行、中国平安、深交所、P&G 、Citi以及王府井百货、德邦物流等等。01谈职业“职业设计师”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人

  “职业设计师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人。作为职业,就一定有方法。这可能和所谓设计是偏艺术层面和偏灵感的角度不太一样”。

  陈维亭说,职业设计师可能不需要每天说“I love design”。工作就是工作,除此之外还有生活和家庭。十年前在朗涛办公室遇到挺多40、50多岁的CD( Creative Director)每天平静地做设计,同时精于各种设计之外的爱好,丰富的经历又帮助他们完成漂亮的项目。这对他影响很大。

  把设计作为职业是有工作方法的,包括从策略到视觉表现。虽然天资有高有低,但是掌握方法,百里挑一关昕和刘硕循序渐进,基本都可以以此为职业。天赋也许让你离创意更近一点,但方法可以带你准确地捕捉到它。

  他把设计这件事情定位为工作,自己就是职业设计师。他认为设计师只是项目进行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最终属于公司而非个人。在工作的范畴来说,陈维亭带领团队取得了REBRAND(全球性品牌重塑)、Transform Awards等的知名项。

  他的用词,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仍可以轻易察觉到,团队合作贯穿于设计师所执行项目的全过程,一个成熟的设计师要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

  说到项,他补充道:“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我会觉得拿到D&AD之类的专业项更有成就感。而一般的商业项目不太有机会去拿到这类设计。”

  在谈话最初,陈维亭就对设计师这份职业做了明确的界定。他所说的职业设计师,一方面是强调设计师的职业和素养,也就是通常意义的匠人职业。

  “作为职业设计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对我们来说就是视觉传达。 要求设计师善于将概念以图形的可视化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第二,做到对行业视觉语言的熟练把握。这是品牌设计的基础,要对行业调性充分理解。然后才可能有所突破。

  第三,是策略思考。策略是设计师给出一个既特殊又合理的创意前提。”陈维亭把自己定位成职业设计师的基础上,分享了怎么成为合格的职业设计师。02谈成长心态放平,保持学习。

  “我的观念比较传统,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去找好的机会,把擅长的事做得更好,更有意义。”陈维亭以这样的开头讲述他的职业成长径。

  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发展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带着“想看看大师是怎么做事”的想法,23岁的陈维亭的第一份工作在陈绍华老师的公司。一段时间后,又去到王序工作室,加起来工作了两三年。

  「陈绍华、王序等人在90年代推动了设计行业的发展,同时作为设计界的领军人物,培养了大量优秀设计人才。」

  这两三年的时间,为陈维亭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技能和职业态度的基础。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感觉自己学了一些东西”。

  作为设计师,陈维亭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把自己学到东西试一试”。所以他选择去到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设计公司-正邦。

  「加入正邦的第一个项目,幸运的是可以与吴江院长直接对话,并对京剧即关于“美”的艺术达成共识。标志几乎没有修改就通过了,让我的这个职业有了一些信心。」

  在那的两年时间里,陈维亭受到设计师所需要的最大重视和充分锻炼。自己带项目,直接跟客户对接,作为一个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其实,我这步走对了,如果在更大的公司,可能没有机会去带项目。”陈维亭感触到。

  在设计这条上,陈维亭不忘初心,不断突破。他清楚商业设计的成熟一定是依托于商业的繁荣。鉴于国际公司的思考方式和设计呈现与现时国内的市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在有机会去到Landor(世界最大集团之一WPP Group的附属机构Landor Associates)的时候,迫切去见识一下那些超级成功的项目都如何产生。那时入职的职位是设计经理,当时觉得起点有些低,不过也无所谓。

  对于陈维亭来说,在Landor的经历是一个快速且辛苦的成长期,也经历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用全英文在提案。(笑)差不多花了整周的时间去准备,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难得的经历。

  “在《经济学人》跟Landor合作的一场论坛中,我结识了负责Landor自身品牌形象设计和推广的设计经理。他在拿到我名片的时候,惊讶地说’oh,design manager!’。然后我才知道,他在这十几年才做到设计经理的职位。

  而他在负责的是给一家品牌公司做品牌的工作。忽然惭愧于之前肤浅,于是我的心态放的很平,就完全是个学生了。”

  谈话到目前为止,在陈维亭的话语里,几乎没有出现感彩过于强烈的词,比如“最、特别、必须”等。他总是很谦逊的,用“还不错、还行、可能”这样看起来平淡的词。接下来的话,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特别在意的是,在每个阶段做的每件事情能有一点收获,我才会觉得心里边舒服,无论是接触新行业的客户,或是不一样的解题思。谈不上有多上进,只是觉得虚度光阴这个东西是挺的。”

  用了三年的时间,他深度了解学习Landor的价值。Landor是设计起家,Landor先生本身就是从包装设计入手。而Interbrand最著名最早的那个案例是一个给邓禄普命名的案子,是从策略起家。

  再次出发,加入Interbrand品牌咨询(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通常大家认为这是一家在策略方面见长的公司,他认识到比较成功的品牌塑造背后都有相当缜密的逻辑与独到的洞察,比如MINI。

  陈维亭坦白说,“我在进Landor的前半年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通常国际品牌公司的每个项目时间会比较长,做得比较充分,这意味着长时间的强度高效工作。

  在设计总监对项目有一个总体把控的情况下,每个节点其实都需要有闪光点。我们会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无数的小问题,然后无数的小问题都尝试用更好、更合理的方决它。试图让结果无限趋近完美,让设计经得起时间和大众的推敲。

  也就是说,项目持续的一两个月时间里,每天都要想出几十个高质量的创意,去挖掘新的高标准创意和想法。所以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去适应。”

  随后,他举例道,有的客户非常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比如品牌(形象)用了五年,在进入某些区域市场的时候,消费者不喜欢。

  “我们会思考当地消费者为什么不喜欢,研究消费者喜欢的是什么,如果我们把你(品牌)变成了那些消费者喜欢的那一类,那他们是不是有可能就喜欢你(品牌),假设成立的话,就着手去做,这是简单的思。

  有的客户自己就比较迷茫,不能提出特别明确的问题,那我们就尝试着一起去寻找问题。问题逐渐明确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brief的过程。然后我们和客户针对问题和解决的逻辑进行沟通,朝着明确方向努力。”

  在谈到LOGO的市场价格和VI视觉延展时,针对很多企业拿到自己品牌的VI手册后,只落地了一个LOGO,其他的延展完全被搁置了。

  陈维亭这样表述,“这个问题确实有。虽然我们一直讲品牌不只是一个LOGO,还是有客户会混淆。比如有些客户并没有品牌整体的预算,基本的露出机会就是在各种载体上出现LOGO而已,那做视觉系统就是多余的。

  另一种情况就是VI的设计不够深入,导致VI手册实际上只是一本LOGO使用手册。我们要清楚,LOGO背后,最重要的是整体解决方案。VI手册里的每一个元素都应该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去给出解决方案。整体来说这是一件性价比非常高的事情。”

  在陈维亭看来,在这条上,他运气还不错,算是顺利。每做一个项目或者每换一份工作,都会有成长和收获。当然,收入也会越来越多,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这源于,他愿意从一些好的、坏的项目经历当中寻找积极的因素。这个心态有关。这也是他可以很享受设计,并将设计这么多年的原因。

  “这个可以有些。首先,磨练自己的功夫,就是对图形、字体、排版、图片的处理能力。看上去挺基本的,但很多设计师真的做不到。同时,你还需要去了解类似于C4D、AE等新的技术,会大大丰富视觉语言表现的可能性。如果是年轻人,你就要会这些。

  “那时候我25岁,王序这样评价我,‘很少有年轻人这么坐得住’。我就觉得,我好像做对了。”陈维亭略显自豪的说。“其实王序是在说他所理解的职业设计师该有的状态:坐得住,你就像个设计师。”

  你的基本功扎实又坐得住,自然就会有收获。所以,年轻人花点时间打磨一下基本功,在一个地方(公司)多待一段时间。前提是一个OK的地方(公司),浪费时间就没意思了(笑)。”

  一个着浮躁和焦虑的当下,陈维亭再次提到“坐得住”,年轻人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努力。不受干扰的思考,专心致志地做事,保持自己的节奏。当然,前提是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之付出。作为设计师,应该是专注于每一个项目,沉下心来做事,高质量的完成。

  “我觉得标志国算是中文版的Brandnew,我把它当成一个新闻,按时有一些业内的动态推送给大家,我也会看看下边的评论,那些评论慢慢变得更客观也更有建设性,或许这也说明标志国的读者群体更加职业,挺有意思的。”Rologo

  陈维亭的状态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设计师独有的,且颇具克制感的个性和。他说话很有节奏感,句子之间会有几乎不易察觉的停顿,从而选择更加合适的词语来表述观点。

  事实上,陈维亭一直对自己有清晰的要求和目标感,敏锐的捕捉到每次让自己更进一步的契机。这提醒我们,在迷茫困惑的时候,与其恐慌和无措,不如制定一个合理、清晰的职业规划,这同样是一个设计师必备的。扎心话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