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包装设计> 文章内容

零食“独角兽”良品铺子抢跑美好生活新赛道

※发布时间:2018-5-20 8:09:1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湖北日报讯(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杨彩虹)【开栏语】:上世纪90年代,借东风,武汉市东西湖区形成食品、机电和物流三大支柱产业,这“三驾马车”支撑该区多项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区县前列,并崛起为武汉第三座国家级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年来,该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驾马车”换轨升级:良品铺子、周黑鸭等“独角兽”叫响全国;机电业“收获”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生产线;物流业依托中欧(武汉)班列融入“一带一”,“黄金效益”。同时该区吸引芯片、显示屏、网络信息与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五大新兴产业聚集。该区提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湖北省和武汉市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决策部署,力争通过3年至5年奋斗,使“五朵金花”逐步替代“三驾马车”,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今日起,本报推出《武汉临空港新旧动能转换记》系列报道,聚焦该区新旧动能如何平稳接力,敬请关注。

  4月22日,位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的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内,几辆来自黄骅市的大型货车缓缓驶入良品铺子物流中心。一箱箱脆冬枣被搬下,检验分装后送往良品铺子全国2100余家线个线上渠道销售。

  “这一爆款产品年销售额近2亿元,但没有一颗枣是自己生产的。”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介绍,脆冬枣由良品铺子委托黄骅当地食品公司生产,“我们只负责输入品牌、研发产品、制定标准和终端销售。”

  这种“我出设计、你来加工”的OEM(原始设计商)生产模式在互联网领域广为流行,良品铺子将该模式注入传统食品行业后,成功跑出“互联网+”速度——2006年开办首店,2016年全渠道销售额超过60亿元,入围“中国连锁百强”。

  “回望成长历程,2010年入驻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是重要一步。”杨红春介绍,2010年初良品铺子开设门店300余家,重资产运营较为成功,品牌效益开始,但产品仍是散装零食,走的是传统模式“拿货”。

  这一年公司转变思,轻资产经营模式,依靠品牌、产品研发、用户、供应链管理取代生产线等“重资产”,采用OEM模式直接向食品工厂定制产品,因此急需土地建设物流、检验及研发中心。当时,良品铺子从城区民房到远郊园区已搬了8次家,仍未找到心仪之地,几经辗转才与临空港经开区接上线。

  一开始,杨红春还有顾虑,该区已拥有可口可乐、双汇等大品牌,“良品铺子当时年销售收入只有几千万元,块头太小是不是不够分量?”

  但加工区管委会主任黄汉华一听杨红春的陈述,眼前一亮,“这正是我们在寻找的新思、新业态。”加工区主动提出供地68亩,欢迎良品铺子落户。良品铺子出于谨慎考虑,仅拿地40亩,而管委会则将另外28亩为其预留。

  正是在这40亩土地上,良品铺子自建了行业内首个可容纳1500个单品的数字化质控标准库,成功探索出食品行业OEM生产模式,为企业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次年,良品铺子年销售额就翻了一番,纳税2000多万元。

  对良品铺子如此“礼遇”,源于该区当时推行的“繁星工程”。彼时,临空港经开区汇聚了可口可乐、华润雪花等一大批知名食品企业。这些被誉为“明月”的企业管理成熟、资本雄厚,投入产出立竿见影且经营稳定。但这种稳定却易滋生惰性、忽视问题:这些企业均为加工厂,研发、销售不在本地,产值高但利润低;船调头,一旦市场变化往往难以适应。

  2010年前后,临空港经开区提出培育和扶持本土企业、民营企业,除了“明月”还要“繁星”。除良品铺子外,该区相继为周黑鸭、皇冠蛋糕、天喔等“新生代”企业提供土地、税收及产业集群扶持专项资金等全方位支持;企业优秀人才入选“金山英才”计划,获得人才资助。

  小型企业规模小,对上下游企业议价能力弱,也成为困扰“繁星”企业的一大烦恼。临空港经开区就利用已形成的食品工业产业链,组织、撮合区内企业为“新生代”们提供优质、低价的配套服务,涵盖了原材料供给、制罐制盖、印刷包装及物流仓储等各大领域,解决“繁星”们的后顾之忧。

  良品铺子着重零食品质和研发,将散装零食改成标准小包装,1500多种单品干净卫生,深受年轻白领喜爱;投资近亿元开发信息化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系统彻底融合,成为全国“新零售”典范,全年电商销售占总销售额一半左右;玩转社交,吸引粉丝3000万人。

  周黑鸭率先研制出“气调锁鲜装”,用惰性气体替换包装盒内空气,延长保鲜期;直营,确保供应、生产和销售实现最严格质量控制;制定一系列娱乐营销策略,成功将卤制品变成时尚消费品……2016年周黑鸭成功在主板上市,去年营收额为32.4亿元,净利润有7.6亿元。

  黄汉华认为,良品铺子、周黑鸭等“新生代”的成功,得益于积极践行供给侧,踏准“互联网+”等风口,让传统食品产业与健康、时尚、精致、“新零售”挂上了钩,迅速成长为区内食品工业中的“明星企业”和新旧动能平稳接续的“生力军”。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东西湖区委陈邂馨介绍,目前该区食品工业“明月”“繁星”交相辉映,已顺利完成“新老更迭”。全区食品工业总产值由2013年403亿元增长到2017年619亿元,实现了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兼顾。“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快消食品、健康保健食品研发与制造、生物医药、烟草加工等产业,力争2020年食品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武汉市临空港经开区历经20年发展成为食品工业大区,很容易躺在成绩簿上睡,一旦风险来临,产业下滑难以避免。

  事实也确实如此:该区有一家以生产方便面为主的知名企业,近两年就因方便面销量下降而剧烈的市场波动,产值跌出全区前五。

  所幸,该区提前谋变,既养大树,又种小草,最终在“明月”和“繁星”交相辉映中,成功实现平稳过渡。

  本文来源于ipfs